十字绣商机网招代绣十字绣价格合理,十字绣加工活,自己在家加工十字绣外发加工,在家十字绣兼职代绣制作,我们是十字绣回收公司成品店,请立即与我们在线QQ客服联系绣好后高价回收十字绣,绣工绣娘们都来参加吧! 流程非常简单:就是帮我们绣十字绣,完成之后我们支付给您工钱作为酬劳。现面向全国各地招收,只要您会绣,那就可以与我们长期合作,共同盈利,共创未来! 我们从2012年3月初开始正式在网上外发十字绣让大家加工代绣,在网上外发之前绣娘们是要亲自到我们公司来接单的,但是现在方便许多了,直接把需要加工的套件材料通过快递公司寄出,大大的节省了绣娘们的许多宝贵时间。截止到2015年3月份,一共替我们代绣加工的绣娘们大约有8200多名,其中从兼职转为全职代绣的不计其数,也为许多
我喜欢上了十字绣,当我看到洁白的画布、均匀细密的十字格、五颜六色细如牛毛的绣线以及栩栩如生的画面时,我确定:我一定会爱上她。于是我用了半天的时间,走遍了大小店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绣样中选择了《滴水玫瑰》看着这一绣布、二板绣线我默默地许下了自己的心愿,当这三朵滴水的玫瑰盛开的时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生平安、幸福......30几天的飞针走线后,三朵娇艳的玫瑰终于盛放在了我的斗室,我希望我心中的玫瑰无论春夏秋冬永远的绽放。最近我又选了一幅《睡美人》这是一幅挂画,画面表现了我所欣赏和期待的一种女人的美——清爽、淡雅、恬静、温润。今天,这幅画布摆在了我的桌面上,我想绣好后挂在我的卧室的床头,搭配着灰色的背景墙,白底蓝色花朵的窗帘,床头上湖蓝炫紫两色花瓶里的两枝红玫瑰,我想整个房间一定会弥漫着淡淡的
十字绣商机网接到宜宾市民张女士反映,该市南溪县一名中年妇女,为了凑钱给儿子治病,花两年时间绣出了两幅巨大的十字绣画,希望用卖画的钱为儿子治病,其精神让人感动。这名中年妇女名叫周晓英,今年48岁,家住南溪县城东门社区。周晓英说,儿子曾朝鑫今年25岁。在儿子4岁时,她与丈夫离婚,此后带着儿子前往外地打工,并在辽宁省大连市某医院当保洁员。后来,儿子右侧颈部突然鼓起一个红疙瘩。周晓英带儿子前往北京协和医院。经专家诊断,儿子患的是非常少见的血管畸形,如果做手术,需要20多万元。2017年底,周晓英辞掉保洁员工作,带着儿子回到南溪老家。在护理儿子的同时,从2018年起,周晓英开始在家绣十字绣画,她听人说巨幅十字绣画能够卖出好价钱,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用绣出的巨幅十字绣画卖钱,为儿子治病。记者看到,周
北京市五中(东城)高三(8)班齐肇楠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是学校公认的“小才女”。今年高考她语文142分、数学142分、英语131分,文综260分,总分675分,她报考了北大中文系。昨晚快8点时,副校长李昕知道了齐肇楠的分数,“当时有点怀疑她是最高分,但还不能确定。”快9点时,东城区教委通知北京五中,齐肇楠的分数是北京文科第一名。初中在五中分校就读的齐肇楠就出类拔萃,中考时英语考了满分,被保送到五中。在李昕眼里,齐肇楠是个阳光型、全面发展的学生,“各科发展全面,没有偏科,也没有大起大落。”文静秀气的齐肇楠希望将来能当老师,也希望能成为一个研究学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出书。”昨晚8点,年级主任发短信,告诉她是今年文科第一名,“刚开始不相信,班主任打了电话,才知道是我。”齐肇楠的父亲对于女儿成为
从我绣十字绣以来,已经完成了多幅作品,回首再看时,不知是怎样耐着性子一针针把这姹紫嫣红点缀到布上的。记得绣第一幅时,粗心的店家没有给画上格子,而我也不知道需要打格子。于是,从绣布的中心,一点一点儿把几十种线绣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一丝不苟地把它们改正过来。第一幅画绣出来之后,充分感受到那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画面跃然于白布上的喜悦。从此之后,就几乎不能罢手,无论工作多累,回到家也要绣上几针。家里的墙上都挂不开了,有些就送给了好友。自从眼睛要花开始,不敢再去拿起绣针。我想,十字绣是要与我绝缘了......, ,一日逛淘宝,忽然发现了一幅十字绣,是一束玫瑰,色彩搭配是这么的协调,整幅图是那么的让人爱不释手。于是又重操旧业,开始了这幅图的工作。从开始绣到现在差不多都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图
终于,历时三个多月,我的十字绣作品出来拉,刚绣好的作品,检查了一下,发现还有许多漏了针线的地方,真是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赶紧再补上。也许是绣了太久,心理上产生了审美疲劳,咋一看,有点皱皱巴巴的,最初的喜爱早在时间的消磨中打了折扣。然话虽如此,绣好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还是很强烈滴!剪了一下背面的线头,马上按照珍说的用温水加点洗洁精泡它半个钟,半个钟后,湿答答的作品突然靓丽起来。原因是作品上按照针绣划的线洗掉了,剩下单纯的彩色画面,果然漂亮了些呀!小心翼翼晾上衣竿,可惜这天气,阴冷阴冷的,还下雨,啥时候能干呢?有点纠结……,想它能快点表好框,每天欣赏!还有时钟,而且实用哦!对了,得发表一下绣好感言:除了喜悦感,还有成就感。以前常常羡慕同学朋友有一双巧手,能织围巾,手套,针线活拿的出手。现在呢,也
因公牺牲战士白延福的父亲将二老亲手绣的大幅十字绣作品送到了西宁市公安消防支队,表达支队党委长期以来对因公牺牲家属关怀、照顾的感激之情。支队党委书记、政委张晓峰亲切接见了老人,副支队长范育星、政治处副主任赵四海以及湟中县消防大队、支队政治处的同志与老人进行了座谈。长近两米的大幅十字绣作品是由英雄的母亲花费近半年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然后从湟中县送到西宁市消防支队,图中紫红的梅花和青青翠竹,苍劲有力,栩栩如生,“感谢支队的关心,祝你们新年愉快”的楷体字道出了二老的心声,密密绣制的针脚蕴含着老人对支队党委和官兵们长期关心和照顾的感谢之情。老人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支队党委的感谢,他激动地说:十年来,总队和支队对我们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逢年过节更是亲自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湟中县大队的官兵们常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两年时间平凡而短暂,而人到中年身无长技的家庭主妇谢女士,却用近两年时间,干了一件大事,向十字绣里难度最大的清明上河图发起挑战。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对她意义非凡,长6.7米,密密麻麻近两百万针的巨作,在她近两年的劳动之下,诞生了。织毛衣也能算特长?位于南京汉中门大街的谢女士家,普通民宅内藏着不凡物。这对中年夫妻铺开长卷,一幅十字绣版的清明上河图,在2米的大床上只能铺开不到三分之一。贩夫、走卒、点心摊,泛舟、酒肆,树梢上的乌鸦都清晰可见,走针精准,一副宋代市井繁荣模样,活灵活现。谢女士说,她用的是满绣,且照顾正反两面,翻开背面,还是一幅清晰的画面。前后估算,用了近两百万针。47岁的谢女士,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从未受过针绣方面的训练的她,耐心是从织毛衣开始的。从17岁就开始,织